故事集

她住在這,不是身後的房子,而是房子與另一堵圍牆的夾縫中。裡頭有一張床,一張椅子,還有擺在外頭的這張拼湊的桌子。 夜深的時候,隨便幾片木板遮在門口,風很容易從夾縫中灌進去。 下雨了,要拼命把身子往內縮,閃過傾盆的雨滴。陪她說話,心就異常的疼痛 ......

家住南投縣水里鄉民和村的杜姊妹,家境清苦,又因著家中變故,來恩友中心求助的她認識主耶穌後,每週熱心帶著孩子來參與服事。

80歲的獨居阿嬤,獨眼、重聽,被棄養。總是騎著一部老舊的腳踏車從鐵支路的另一端慢慢來到台南恩友中心。她是蓮阿嬤。我初來台南恩友的時候,就認識蓮阿嬤了那時只覺得她聲音很宏亮,雖然不會唱詩歌,卻很喜歡替大家打拍子,而且節奏感奇準無比。......
005年南投因921 地震後產生大量災民,成為當地貧窮者緣起故需救濟。因此成立「南投教會」,起先採用午晚免費供餐,但因會友散居各地,來往教會不便,因此改變救濟形式,利用主日禮拜機會領取救濟物質,較遠家庭,則由教會定期送食物到宅服務 .......
這位女孩是季如,我們一直保護著她,不寫她名字,不從正面拍她。因為我們只想讓她在永康恩友中心好好靜養,把身心都調整到最安穩以及開心的狀態。可是勇敢的季如晚上告訴我,她已經走出來了,願意開心的用自己的成長向大家見證主耶穌在她身上做的工。......

恩友月刊

恩友 2016年 4月報 恩友 2016年 4月報 徐姊妹一家四口,擠在 9坪大的套房裡,兒子上夜班,白天睡覺 ....… 徐姊妹有婦科腫瘤與心室肥大,為了維持家計仍需與先生作粗工維生,家中仍有卡債及孩子的助學貸款,不穩定的收入無法支付全部的開銷 ........
2018年 2月報 2018年 02月報 民國十五年出生的甘伯伯,因為一個人住,白天會騎機車來與我們聚會。常問我們:「想吃什麼?」我們說:「不要破費了,你來我們就很高興了!」他笑咪咪地想起什麼似的說:「甜柿好嗎?」我們再次婉拒並謝謝他。
恩友 2021年 1月報 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收到紀弟兄的求助而來探望他,3歲即罹患小兒痲痺的他殘而不廢,曾作照護員養活自己,後來因遺傳性糖尿病愈來愈嚴重,進而有高血壓、中風、罹患癌症…,臉部開刀,下巴的肉是從大腿挖出填補的,口水會不時從缺口流下… 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收到紀弟兄的求助而來探望他,3歲即罹患小兒痲痺的他殘而不廢,曾作照護員養活自己,後來因遺傳性糖尿病愈來愈嚴重,進而有高血壓、中風、罹患癌症…,臉部開刀,下巴的肉是從大腿挖出填補的,口水會不時從缺口流下…
恩友月刊 2014年 2月號 恩友月刊 2014年 2月號 基督教恩友中心在此誠摯感謝關懷恩友事工的各界新朋友、小朋友及老朋友們,感謝您們跨越地點、時間、和空間為恩友救濟貧困事工獻上一己之力,無論是一分錢、一份禮物、亦或奉獻自己的服務,都使得社會貧困角落處充滿溫馨和歡樂 .....
恩友 2019年 5月報 恩友中心 2019年 5月報 35年前,賴姊妹的先生因病過逝,家中頓失穩定經濟來源,賴姊妹為了扶養三個稚子,到處打零工維持家計。 特別是原本極受父親疼愛的女兒「妮妮」,在爸爸驟逝後,心受劇創,原本是無憂無慮的唐寶寶妮妮,竟無法開口說話…賴姊妹忍著悲傷度日…

媒體報導

許多人以「貧民窟的天使」、「愛的天使」來稱呼德蕾莎修女,她在印度加爾各答照顧窮人,為要服事他們,讓自己成為窮人,僅僅擁有三套粗布紗麗和一雙涼鞋,住處除電燈外,惟一的電氣用具是電話。畢生照顧窮、病、無依、漢生病 ......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信主前,李政隆是參與多間國內廟宇設計與規劃的知名建築師。為了宣揚佛法,他還曾創辦〈佛教文化雜誌〉,後來更應證嚴法師之邀,擔任慈濟功德會推動小組的核心幹部,興建慈濟醫院及推動弘法利生志業;信主後,李政隆看到長期被社會所忽略的街友及弱勢貧寒者的需要,陸續在全台成立了恩友中心 ......
南部恩友中心全年提供免費午晚餐給社會貧窮人享用,時逢年節,今年首度聯結高雄三據點聯合舉辦「恩友就是你家」活動,讓有需要的朋友們從小年夜、除夕到大年初一「天天圍爐」、「天天領紅包」,享用豐盛的年夜飯。三天下來,預計共 900人次受惠 .....
◎ 李政隆/ 被譽為「原住民孤兒之父」,一○五歲的楊煦牧師和林鳳英師母相繼安息,他們留給台灣一個「流芳的人生意義」楷模。謹以眼見與大家分享。 一九七○年暑假 .......
【邱國榮台北報導】恩友中心成立福音戲劇團,6月11日下午恩友中心南港教會召開籌備會議,由熱愛歌仔戲的素人但專業的姊妹們一起合作,計畫在這個月底向政府申請登記為立案的劇團,名稱是「恩友福音戲劇團」。 恩友中心董事、七星中會聯合教會長老侯憲明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