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十四:13〕
許多人讀聖經,在歌林多後書第十二章第1、2兩節,讀到保羅說:「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 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 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
翻開新約聖經第一頁,即是馬太福音第一章主 耶穌的家譜:「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 1-19節,就是 主 耶穌親自教導如何做好門徒的工作。 起先,他教導要有饒恕人的心,接著又教導要有信心與克苦耐勞的心。 有關饒恕別人,主 耶穌對門徒說:
台灣從英國長老教會始傳來台後,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年歷史,中間歷經滿清、日本以及中華民國三個時期。
許多人都很好奇,恩友中心是不是教會。 如是,為何不採用一般教會牧師的職稱,而採用執事的管理方式。 所以恩友中心是以執事、傳道、助理傳道及幹事等共同管理教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這些作為與傳統教會,又有何不同。 表面上在牧師的職稱上,似乎與傳統教會不同。 然而在內容上,卻有許多共同的地方。
做為基督徒,若有人得罪了你,要原諒他多少次呢?馬太福音第十八章 21節,彼得問主 耶穌饒恕得罪他的弟兄七次可以嗎? 主 耶穌回答說要饒恕七十個七次。許多人以為要饒恕人七十個七次,怎麼有可能呢?
約翰福音第三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許多人以為上帝的愛,僅及於靈魂的拯救,所以對貧乏人物質的拯救,則屬次要,可有可無,愛成為可分割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