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 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 神。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供給』或作『體貼』〕, 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 (提摩太前書 六:17-19)
基督徒凡事禱告,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自己的事、別人的事、教會的事、社會上的事或者是國家的事,都要向 主 耶穌祈求禱告;把 主 耶穌當成人生的倚靠,且是最親密的朋友,這是好得無比的事。 然而,仍有許多基督徒,因為不明瞭聖經,反而在禱告中一再對主許願; 使得禱告不但顯得不合宜,且反成為對主背信的人。 這怎麼說呢?
馬太福音描寫 主 耶穌在約但河受了施洗約翰的洗後,就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
有人不了解基督徒就是「與上帝同在的人」。 基督徒與上帝同在,乃是 主 耶穌應允的。
許多基督徒都不能理解與「上帝同在」的意義。 乃是 主 耶穌希望每位基督徒,都能秉持祂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的教導:「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禱告對基督徒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主 耶穌在世時也常勸導人:「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許多基督徒都很喜歡禱告,以為一個屬靈的人都必喜歡禱告。 而且把許多舊約的禱告內容,引用到新約裏來。 以為「唯有」禱告才能取得 神的悅納,一再的在聚會中,鼓勵基督徒禱告。 事實上,有這樣的教導,是不太正確的。 因為蒙 神悅納的重點,並不再於禱告,乃在於行 神的旨意。
許多基督徒都不懂方言,甚至許多教會也不懂方言。 其實若按著希臘原文為「glossa」,一般的解釋為語言。此處解釋為方言。 代表兩個意義,即是指它為一種語言,有意義內涵的,絕非僅是牙牙的舌音。 此外,第二個特點,它是可以翻譯出來的。